产品详情
2月8日,我市召开持续提升干部能力作风全力服务湖北加快建成支点推进大会,动员全市上下强化支点意识,抬升发展标杆,以张弓满弦之姿、实干竞进之态、奋楫争先之势,推动各项工作开局精彩、全年出彩,以十堰节点之为服务湖北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本报摘登张湾区、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远景动力技术(湖北)有限公司、丹江口市、房县、市城控集团、郧阳区茶店镇、茅箭区东城经济开发区8家单位主要负责大会现场发言,希望全市各行各业党员干部持续提升能力作风,为服务湖北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贡献更大力量。
张湾区将扛牢经济大区政治责任,打造1个千亿级汽车及装备产业集群,培育新型电池、低空经济、生物医药、文旅康养4个百亿级产业,全面壮大张湾区经济总量,力争2025年 GDP突破700亿元。
倾力服务东风商用车、东风华神、东风越野车等企业,加快三环新能源产线改造、龙擎动力电池、格罗夫氢能汽车等项目建设,力争2025年实现整车产量13万辆、新能源汽车产量1.2万辆的目标。培育华融汽车、中翼云创、华药饮片等2000万元以上经济增长点69个,全年工业总产值突破800亿元。梯度培育科技型企业,确保高新企业突破200家、专精特新企业100家,省以上科创平台60家。
抢抓“两重”“两新”、库区保护、产业备份等政策叠加机遇,力争争取上级支持资金30亿元以上。完善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全力推进黄龙滩抽水蓄能、汽车检测基地、苏州剑派等10亿元以上项目早开工,全力服务润百机械、玖博中药等10亿元以上项目早投产,全年新签约项目100个以上,协议投资1000亿元以上。
推进紫霄片区发展,加快联投中央云著等重点项目建设,全力建好中国汽车博物馆,持续提升东风故里、滑翔伞省级赛事方滩基地知名度、影响力。打造鄂西北花卉苗木交易中心。
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将进一步提升政治站位,积极融入十堰发展大局,发挥好产业支柱和产业链“链主”作用,助力打造强市富民的中国商用车之都,服务湖北加快建成支点。
按照“三个跃迁、一个向新”的奋斗目标,我们将加快补齐和提升新能源商品、交付、质量、服务等方面的体系能力,有序推进集团TI平台开发和“大三电”产业化,加速新能源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稳步推进单车智能、智能座舱、“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打造全球统一商品平台,稳步推进海外 KD阵地建设,努力在海外市场实现强劲增长。
推进关键核心技术自主掌控及成果转化,借助集团资源推动第四代模块化动力链、新能源与智能网联等领域核心技术成果不断涌现。确保承接的 FCW技术攻关任务和产业化项目早建成、早投产、早达效,树立行业制造标杆。推动龙擎黄金动力链的焕新升级和品牌推广,实现技术自立自强。
注重政企协同,共筑商用车产业新生态。依托十堰区位与产业优势,联合本地合作伙伴,构建“研发、制造、服务”全价值链协同体系,带动产业集群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深化销服一体化转型,大力拓展二手车市场等新兴业务。深度参与十堰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共同打造开放协作的合作生态。
2024年,远景动力十堰基地年产值超过100亿元,同比增长423%,出口产值超过13亿元,位居全市第一。
2025年,高价值市场的高端客户对产品质量和成本的要求愈发严苛,市场之间的竞争日趋白热化。面对严峻的市场形势,远景动力将始终坚守初心,持续加大产品研究开发投入,加强全球供应链能力建设,开发具有竞争力的创新产品,赢得高价值市场、高端客户和高质量订单。作为国际化供应链体系建设的重要战略基地,十堰基地将为更多来自全球的高端客户提供新一代的电池产品,同时,也将持续向海外基地输送高端专业人才,为全球经济绿色转型贡献十堰力量。
做大做强新型电池产业是我们共同的使命。依托雄厚的传统工业基础,十堰正夯基补链,培强育新,锂电池产业正聚群成势。远景动力将持续协同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带动十堰及周边地区新能源产业向价值链高端发展,加快打造千亿产业集群。同时,我们还将热情参加十堰零碳产业园建设,推动清洁能源普及应用,为十堰乃至湖北的绿色转型注入新动能、打造新标杆。
今年,丹江口市将紧盯 GDP增长10%的发展任务,以“当好守井人,发展水经济”之为,担当十堰建设国家战略水源地的主力军;以快速推进“六丁浪专用车之乡”建设,争当十堰打造中国商用车之都的生力军;以打造城乡工农交旅多个立体式绿色低碳生产生活场景为抓手,助力十堰建设世界级绿色低碳城市;以“环武当、为武当”之为,融入武当山的发展,搭上十堰建设世界文化旅游目的地城市的“快车”;以打造“丹江鲌”“武当贡柑”等全国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之功,助推十堰国家绿色农产品输出地建设。
三年内,争取实现水经济相关产业产值突破500亿元,数字化的经济产业产值突破100亿元,生命健康产业产值突破100亿元,电子信息产业产值突破300亿元,专用车及汽车零部件产业产值突破300亿元,规上农产品加工业产值突破200亿元。其中,今年力争新招引投资亿元以上企业60家,新增规上工业公司30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20家,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130家;争取再创国家级“小巨人”企业2家。
今年计划筹措到账各类发展资金150亿元以上,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10亿元以上、超长期国债10亿元以上、政府专项债25亿元以上、政策性金融工具资金25亿元以上、银行贷款及长期资金市场融资80亿元以上。新开工建设重点项目210个、建成240个,投资规模达到500亿元。牢牢守住安全、稳定、生态、民生底线。
房县将围绕循环经济、合成生物两个主导产业,持续深化与院士、高校合作,力争今年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长50%、突破400亿元。快速推进20万吨高纯阴极铜、大家电回收利用、新能源电池拆解等重点项目,全力构建铜、铝、塑料三个专业园区,力争三年内产值达到千亿规模。前瞻布局胶原三肽、生物多肽、中药活性成分提取等产业,快速推进合成生物二期、黄精精深加工等项目,力争三年产值突破200亿元。
坚持向上争取、向外引进、向内挖掘三线发力,组建重大政策研究对接专班,力争全年对上争取资金77亿元。积极探索优势资源重点招商、产业链精准招商、产业资本运作招商等新模式,力争新引进重点项目70个,其中50亿元以上项目3个,确保286个年度重点项目应开尽开。
接续落实鼓励生育、鼓励消费、农民进城、地灾搬迁4项政策;用好诗经、黄酒两大传家宝,打造逛西关、舞太极、探野人、诵诗经、品黄酒、泡温泉等精品旅游线路,培育诗酒太极文旅品牌。
深入开展“持续提升能力、服务支点建设、展现房县作为”实践活动,分批组织党委书记(局长)上讲台,选派20名后备干部到北京、省直部门和发达地区跟班学习,遴选50名优秀干部跟踪培养,组织百名年轻干部到国企改革、项目建设、招商引资等一线历练,营造创一流、争第一、干唯一的浓厚氛围。
2024年,市城控集团开工项目27个,争取政策资金8.43亿元。2025年,市城控集团将继续发挥城市建设主力军作用,千方百计争资金、上项目、扩合作。
持续深化“厂网一体化”改革,推进实施污水处理厂“一用一备”、三大流域污水连通等工程,确保断面水质稳定提升;加快建设保税物流中心(B型)、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打造多式联运体系,降低物流成本,助推十堰联动创新发展区建设成势见效;抢抓西十高铁即将开通的窗口期,快速推进十堰老街、纺织巷宾馆等文旅项目;推进市县国资国企联动发展,以基地建设和供应链物流为抓手,用心谋划一批产业关联项目;在服务打造鄂豫陕渝毗邻地区中心城市方面,加快实施紫霄组团七里垭片区、百二河组团车城路文化街区等项目,稳步推进片区开发和城市更新,增强城市辐射力、竞争力。
聚焦壮大10个千亿级产业集群,通过投资,厚植发展优势。加快建设城投东来居、快递物流园二期等项目,进一步盘活土地和闲置资产,稳步推进东部城区分布式集中供暖、城东新水厂等民生项目,持续发挥国有企业“引导、带动、调控、保障”的功能。完善分类考核评价、市场化激励约束机制,实现干部能上能下、职工能进能出、待遇能多能少良好局面。
作为全市镇域经济发展第一梯队乡镇,郧阳区茶店镇将以加强能力作风建设为抓手,推动各项工作向服务支点建设聚焦聚力,千方百计提升发展能级,争做支点建设的排头尖兵。
新的一年,我们将在更高的维度上找坐标、更高的起点上提质效、更高的标准上抓落实,力争三年内在镇域经济中部百强排名中跨入前20、全国500强前进20个位次。
以新质生产力为支撑,依托国科鸿鹄新能源无人驾驶智慧农机项目抢滩布局智能农机新兴产业链,抢占万亿级农机及服务市场,培育引进新能源智能农机上下游企业,完善鸿鹄农机产品矩阵,新建5条生产线,开展“人工智能+”行动,支持国科鸿鹄新能源智能农机全系列新产品及农业服务向全国辐射。依托四川国大、鑫阳半导体等新材料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加快培育半导体产业集群,力争产值过200亿元。推动华阳、龙岗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快“金种子”“银种子”企业上市培育,加速壮大汽车零部件产业。
全力争取各级资金支持,服务26个大项目落地见效。抢抓西十高铁、玄岳大道通车机遇,完善城镇路网框架,主动融入“大武当”“大西安”旅游圈,加快实施汉水九歌二期项目,推动文旅康养产业集群建设。
2025年,我们将依托现有产业布局,做好园区服务保障,加快胡家绿色低碳工业园、驼鞍沟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工业园、何家沟科学技术创新工业园等六大园区建设,力争规上工业产值突破210亿元。全力保障东风商用车 D600项目建设,推动东实底盘、东实大洋电驱动等重点项目投产达效。保障驰田新能源矿卡、联合重工甲醇重卡等项目建设。推进坤钰混合动力变速器、城市之光无人驾驶清扫车等项目落地投产,深化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试点建设,全力支持华西、佰昌、云仓等有突出贡献的公司扩大辐射范围。
我们将坚持管沟同步改造、水岸协同治理,全域推进和美乡村建设。加强工业污染、农村面源污染管控,强化生态环境领域风险隐患排查,实现城市污水、工业污水、农村污水全收集、全处理、全达标,确保流入丹江口库区的每一滴水都干净清澈。
围绕产城融合、职住平衡、文化塑造、生态宜居、交通快捷、生活便利六大目标,紧扣“腾、拆、改、增、强、调”六字措施,我们将继续推进南山片区老旧小区改造,建设驼鞍沟园区安居工程,谋划陈罗片区开发,将旧厂房、旧村落改造作为重点突破方向,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打造绿色低碳、宜居宜业东部新区,让群众获得感更足、幸福程度更可持续。 (记者 纪枫波 整理 记者 刘旻 供图)
相关推荐
友情推荐: 杏彩体育官网 | 杏彩彩票平台登陆 | 杏林体育app下载安装